相信聖誕老人
張帆 譯
本週六標誌著我的丈夫Tim和我在Red Door Family Homeless Shelter 的節日派對上扮演聖誕老人夫婦的第十四個年頭。儘管這是我們所做最讓人心痛的事情,但這也是我們一年當中最充實的4個小時。我們也把幫助一個無家家庭變成了一項傳統,他們最近剛剛離開了居所、親人和朋友。這些年來,我的朋友們已經幫助過許多這樣的家庭,但是今年的經歷的確奇妙。
當我所在的讀書俱樂部的女士們聽說了Red Door收容的這些家庭的困境時,她們熱情地接受了資助無家家庭的任務。我們負責資助的家庭有一位母親,她被她的丈夫虐待。她有三個小兒子,一個14歲,一個12歲,還有一個4歲。她不得不身無分文地在半夜逃走,卻不知將往何處。大多數婦女忍受虐待,害怕那些施虐者,但是這位女士是堅強的,她想給她自己和孩子們爭取一種不同的生活。在Red Door 逗留的幾個月內,她漸漸恢復。現在,她住在城鎮里的一所舒適的寓所內,儘管那裏並不是一個宜人的好地方。
捐助開始大量湧入。每個人在都想,“我們能做些什麽使這個家庭感覺到被愛與被重視?”這就好像是為家庭成員購買禮物。年齡最長的男孩想要一個價錢昂貴的XBOX。我不確定我們是否支付得起,但是我們收到足夠的捐款讓我們可以買下它。朋友們花時間為我們資助的家庭做曲奇餅,然後把它們包裝成愛心包裹再寄過來。其他一些人為我們買衣服,罎罎罐罐,甚至是一個時尚的內衣店的禮券(哪有女人不喜歡女士內衣的?)。我們讀書俱樂部的另外一些女士儘管今年經濟拮据,卻慷慨捐款。得知這個家庭將有一個愉快的聖誕節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…但是,觸動我內心的是讀書俱樂部的女士們如何被轉變的。她們感覺她們的生命已然改變,下面就是秘密所在…
為他人付出使她們愉快
當我們發起資助的時候,女士們開始寫信對我說,“謝謝你把這項活動帶到俱樂部來。”。她們捐助他人卻感謝你帶給她們這種經歷。這些充滿善意的舉動對許多女士來說是令人興奮的。她們說“幫助受捐助的家庭使我充實。當這些行動真正改變了他們的生命時…這就是雙贏。” 付出使每個人內心都充滿了積極的情緒。英屬哥倫比亞大學(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)的Elizabeth Dunn的研究表明,與為自己花錢的人相比,那些把錢花在別人身上的人感覺更開心。
一個回饋的機會
對一些人來說,這樣的行動給了他們一個回報當年資助他們的人的機會。一位女士寫信對我說;“就我個人而言,我永遠感謝基督教救世軍(Salvation Army)在我的家庭抵達加拿大后所給予的幫助。我的父母和我在1956年從匈牙利(Hungary)到達加拿大新成立的政治難民庇護所,但是,除了一箱子的衣服和我的玩具熊,我們一無所有。基督教救世軍提供衣服使我們度過加拿大的嚴冬,為我們的新寓所提供傢具及裝置,并幫我們獲得醫療、社會和就業服務。他們不求回報也不是爲了要我們改教。我們活下來了。所以,我想我的責任就是盡一切所能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。”正是對我們過去所接受到的幫助的感激之情,使得我們明白將來如何行事才是正確的。
幫助我們教育孩子如何感恩
另一位女士寫道:“我總是為單純的付出而感到興奮不已;這讓我感覺良好,因這感覺從内心深處而來。同時,和我的家人一起參與這樣的行動不僅是一種幸福,更是給孩子們的一課。”通過Robert Emmons的研究, 我們得知踐行感恩,不論是表達我們的感激或者收到別人的感激,都可以提高我們的殷盛感。但是,如何教會我們的孩子這一切卻很難。讓我們的孩子參與到這樣的行動中,以此來教會他們如何感恩。我的孩子們總是因捐助了一個家庭而感到振奮,並且總是感激他們因此所得到的一切。
提升我們的適應力
每一次,當我有機會見到受資助的家庭時,我開始瞭解那些從如此困境中求生的婦女的生活。每一次見到那位受捐助的母親,許多女士都評價說她十分堅強而且是個好母親。我從這些經歷中深深體會到,與她的那些困難相比,我的生活中的困難真的微不足道。
激發其他人的付出
英國劍橋大學(University of Cambridge)Simone Schnall的最新研究表明,目睹利他行為能激發愉悅情緒,而這種情緒將反過來促進利他行為。在我們的故事中,我們從讀書俱樂部的一位女士的兩位朋友那裡收到了一張價值$1,000的雜貨店禮券。當他們聽說了我們資助的家庭,他們覺得一定要出一份力。他們或許不知道,許多像這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母親,經常在每個月的第三周就因購買食品雜貨而花完了所有錢。我曾經聽她們說,“我讓孩子們先吃,然後吃他們剩下的。”那些捐助將足夠這位母親餵養她的孩子一整年。
激發敬畏與崇高的感覺
對我來說,從資助他人中得到的最大禮物是一種敬畏與崇高的感覺。親眼目睹愛與善良的湧現的確是奇妙的過程。或許你認為只有令人驚歎的落日或一幅梵高(Van Gogh)的畫作才能打動你的心,其實這些女士慷慨地給予陌生人的愛與善良才是每天讓我最陶醉的。我引用The Happiness Hypothesis一書的作者Jonathan Haidt的話,“敬畏發送讓人們彼此靠近的信號,并指明了利他,慷慨,和表達善意的道路。” 當人們敬畏時,他們看見有一些東西比他們自身更宏大,然後,他們將永遠被改變。這就是我在讀書俱樂部所見的。
所有這些禮物——正面的情緒,感恩之情,回饋他人的機會,適應能力和敬畏的感覺——都將比XBOX或者一堆罎罎罐罐持續更長時間。這將成爲我們多年來共同品味的記憶。
我們寄出禮物的那天,我給那位母親打了一個電話,告訴她有18位女士想見見她。我不確定她是否會因此而不知所措,所以我希望得到她的允許。她說,“我想能見到每一個人真是太好了,這樣我就可以對你們說謝謝了。”於是,我們全部出現在她家門口,用禮物(還有女人們)把她家的客廳擠了個水瀉不通,並送給她最美好的祝福。 我們離開之後,她12嵗的小兒子開始哭。
“你爲什麽哭啊?”他的媽媽問。
“我哭是因爲我無法相信人們可以如此善良,”他說。
我深深地相信這個男孩將會成長為一個成功的年輕人。他將在不久的將來為另外一個需要幫助的家庭扮演聖誕老人。
分享這些故事可以啓發我們所有人 …值此聖誕佳節你會做些什麽來回報他人呢?
參考書目
Dunn, E.W., Aknin, L.B. & Norton, M.I. (2008) Spending Money on Others Promotes Happiness. Science, 21, 319, 1687 – 1688.
Emmons, R. (2007) Thanks!: How the new science of gratitude can make you happier. Boston: Houghton Mifflan Company.
Haidt, J. (2006). The Happiness Hypothesis: Finding Modern Truth in Ancient Wisdom. New York: Basic Books.
Oprah Magazine, December 2010 Issue, p. 156.
Schnall, S., Roper, J., & Fessler, D. (2010). Elevation leads to altruistic behavior. Psychological Science, 21, 315-320.
[…] 相信聖誕老人 […]